返回網站
返回網站

掌握核心要訣

為失智長者制定口腔照護計畫

· 口腔照護資訊

作者/林鴻津 醫師

broken image

  失智長者因認知功能障礙,加上情緒障礙,大多很難配合執行口腔照護機制,以下為建議失智長者的口腔照護策略:
一、不同失能階段的口腔照護:
  (1)失能初期:個案通常還能夠自己潔牙,只是需要提醒與監督。由於手部機能下降,可以配合使用電動牙刷或握柄調整型牙刷,以提高個案抓握牙刷力道。最重要是加強預防齲齒和牙周病,必須確實建立預防性措施,如使用高濃度含氟牙膏和正確的潔牙方法。
  (2)失能後期:大多數長者將會失去自我口腔清潔能力,必須由照顧者協助。需要教導照顧者如何協助個案潔牙,根據個案的失智狀況而提供不同的潔牙方法。


二、不同失智階段的潔牙模式:
  (1)輕度失智:善加運用Tell-Show-Do(告知-示範-執行)原則,個案忘記刷牙步驟時,給予提醒。讓個案先自己刷牙,照顧者最後再次協助全口清潔,並確實執行餐後潔牙。
  (2)中度失智:若個案能夠執行簡單刷洗動作,照顧者可協助握著牙刷並引導刷牙。使用簡短、直接的句子,一次一個指令。如:「牙刷放入嘴內」、「開始刷牙」,配合口頭提示,溫和鼓勵個案潔牙。任何動作前應先告知,若有拒絕、反抗情形時,勿強迫進行,以免引發嚴重的情緒問題。
  (3)重度失智:個案已經喪失認知與自理能力,就必須由照顧者承擔所有口腔清潔工作。

  失智長者因為情緒障礙,長期服用各類慢性藥物,經常導致口乾症,也會伴隨口腔機能下降,因而衍生出大量口腔疾病,需要提升口腔核心肌群功能與確實潔牙。可以透過飯前健口體操以增加口部肌肉運動,強化口腔機能,增加唾液分泌,促進食慾、消化,進而增強吞嚥功能,減少噎食機率,避免誤食性肺炎,以及協助個案飯後確實潔牙,減少齲齒與牙周病機率,以增強長者生活品質。

刊載《ĀnkěCare創新照顧》第26期-口腔照護專欄

作者介紹 

broken image

林鴻津 醫師

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 顧問醫師/晶品牙醫診所 主治醫師

 

訂閱
上一篇
掌握個案狀況 居家口腔照護有訣竅
下一篇
口腔科技新躍進,百人潔牙齊聲笑開懷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